繁 体   RSS订阅 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本地要闻 > 正文

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
白水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赋能

发布时间:2023-05-10 08:16 来源:渭南日报 浏览:

天空蓝得清澈,触手可及,尽收眼底,融入心里。空气甜得醉人,云山雾绕,泉水叮咚,拥抱自然。乡村美得心动,百花竞放,人勤物华,家园和美。

初夏的白水,山清水秀、绿意盎然,景美村美人更美。白水乡村绽放着无限生机和活力,在阳光的沐浴下焕发出勃勃生机,一派别样景致。

建设美丽白水是白水县委、县政府打造白水对外新形象的重要抓手,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。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用心用力用情快上实干,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绿色、生态、宜居、宜业的美丽白水画卷徐徐铺展开来。

引领变推动 制度管用更实用

白水县坚持将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、财政补助与村民自筹相结合,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和问责机制,组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导队,按照“包联片区”“包联镇办”的方法,以组为单位深入各村督导检查,督促生活垃圾日产日清。每周对各镇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查2次,每组督查不少于3个村。同时,发挥媒体监督和工作通报等作用,倒逼工作任务落地见效。

“‘群众富起来,村庄美起来’,这不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口号,而是一项庄重务实的承诺。我们村上实行‘支部书记联片、村两委干部联组、网格员联户’的包抓环境卫生整治制度,形成了‘党员带头干、群众跟着干、大家一起干’的良好局面。同时,建立信访矛盾纠纷调处议事协调机制,村委会成立信访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,对信访问题或邻里纠纷进行排查调处,做到了‘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’。”杜康镇和家卓村党总支书记马亚军告诉记者。

林皋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坚持示范引领、以点带面,巩固提高庭院明亮化、巷道示范化、片区责任化的整治效果。同时,以镇苹果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为主阵地,探索“两膜一袋”回收再利用机制,组织辖区25家涉果企业设立回收站,各村设立回收点,果企按照指导价格做好“两膜一袋”回收利用,带动果农自觉清理果园。

城关街道办通过强化组织管理,各村成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,并制定本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,形成了环境卫生有人抓、有人管、有人办的良好局面。

在外上班的耀卓村村民王凯龙述说了在外游子回乡的感慨:“这几年一直在外面工作,每次回到家,村里的变化总能让我眼前一亮,环境越来越好,乡亲们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多了。”

整治变自治 乡村美丽更宜居

走进杜康镇张家塬村,村里规划井然,街面整洁,绿树夹道,处处展现出美丽宜居的新农村面貌。村民张占民家刚过门的儿媳妇说:“现在我家住的小别墅,出门是大路,沿村设路灯,村后建公园,村里每年都会评选好媳妇、好婆婆和最美庭院。婆婆常念叨着,现在村民之间的关系比原先更加和谐融洽。”

史官镇丰乐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支,积极开展理论宣传、卫生整治、防汛救灾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,积极推行“3210”基层治理模式,打造“和‘丰’调解”志愿服务项目,共化解邻里纠纷、信访矛盾等各类纠纷16件,去年被评为全省“美丽乡村文明家园”建设示范点。

与丰乐村同时上榜的,还有杜康镇和家卓村。该村的“红黑榜”,褒“先进”、晒“劣迹”,使“难监管”变为“人人管”。同时,依托“一站六室一校”成立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,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劝导交通、帮助孤寡老人,以党员示范为驱动,教育引导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做到了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。

北塬镇鹿角村的王大爷热情地拉着记者的手说:“在十里八村,我村的《民约九条》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,那可是解决邻里矛盾纠纷、环境卫生、婚丧嫁娶等问题的法宝,村上的大事小情全都能管,而且还管得很好。特别是村上的道德‘黑红榜’,那真是神了,就没有它解决不了的问题。”《民约九条》共9方面38项内容,包括爱国爱村、遵纪守法、诚实守信等事项。

据统计,自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以来,全县共组织镇村保洁员15599人次,发动党员群众5600余人次,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954吨,清理村内沟渠255.4公里,营造了人人动手、全民参与、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和干净整洁、文明卫生的农村环境。

共识变行动 环境优美更宜业

白水县坚持把“建设美丽乡村”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,分解任务、明确责任、全面动员,以“八清一改”为重点,聚焦“五边四荒”,开展全方位、全覆盖集中整治,做到发现一处、清理一处,持续加大宣传力度,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,让农村真正干净起来、整洁起来、靓丽起来。

“我们镇上坚持‘示范引领、以点带面’的工作原则,在各村打造一条示范巷道,在每条巷道上打造一个美丽庭院,村组干部带领村民进行参观学习。各村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,优化工作思路,细化工作措施,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推动形成村庄自己住、环境自己护、责任自己负的工作合力。”雷牙镇党委书记梁晓妹说道。

林皋镇党委书记刘旭东介绍,镇上大力推行党员干部包村联巷责任制和农户“门前三包”制度,通过“日督办、周通报、月评比”,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、群众代表观摩,定期发布“红黑榜”,常态化晾“成效”、晒“不足”,让建设美丽白水深入人心。去年以来,每周三全体镇机关干部、驻镇单位职工、村组党员干部和保洁员等各方力量主动参与人居环境集中整治,参与美丽白水建设。同时,辖区17个行政村和林皋社区依托苹果、旅游、槐林等资源禀赋,以产业发展、生态环境和民风民俗为突破口,因地制宜、一村一策,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“文化”品牌和乡村“名片”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之风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“内在美”。当前,“环境整治、人人有责、村庄整洁、家家受益”已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。

白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郝林强介绍,为切实有效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全县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,以打造绿色、生态、宜居、康养、美丽新白水为目标,坚持人民至上,规划先行,源头治理,梯次推进,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,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,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2020年以来,白水县先后获得“省级生态园林县城”“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”称号。其中,尧禾镇被评为“省级卫生示范镇”、史官镇被评为“省级美丽宜居示范镇”,杜康镇被评为“市级美丽宜居示范镇”。目前,已成功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2个,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,县级美丽乡村10个,命名县级“美丽庭院示范村”16个、“美丽庭院示范户”153户。

竹篱小径野人家,屋后房前处处花。漫步白水乡村,一幅幅乡村美景图不时映入眼帘,平坦笔直的乡村路、整洁靓丽的农村小屋,徜徉其中,流连忘返,四圣故里自然美、人文美、乡村美,美景如画。

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邮箱登录

主办:白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  承办:白水县大数据中心  办公地址:白水县东风路鑫源大厦5楼

白水县政府办公地址:白水县新兴路009号  联系电话:6155900

陕ICP备11002871号-1    陕公网安备 61052702000101号  网站标识码:6105270004

运维电话:0913-6155350    E-mail:sxbszf900@163.com    您是第位访问者   

关闭